日前,阿丽回到了广州,但四岁的孩子却留在了伦敦上学。为了让孩子同意英国婴幼儿教育,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,让孩子父亲携带孩子留在英国,自己回国工作。“这困难,要了解,此前孩子从来没离开过我。”
记者从身边的朋友圈获悉,愈加多的广州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到外国去读婴幼儿园、学前班。三四岁的孩子就出国留学到底怎么样,这引发了大家关注。
因为工作缘由,阿丽需要长期待在广州。日前,阿丽刚从英国回来,但四岁的孩子却留在伦敦读学前班。作为一名年轻的母亲,不禁有的伤感。
阿丽的老公是中国驻伦敦某机构的员工,半年前,阿丽携带3岁半的儿子去伦敦上婴幼儿园。刚到伦敦不久,阿丽就给孩子申请到了一所很好的公立婴幼儿园学位。“学校采取就近录取的原则,以学校所在地为圆心,严格根据和家庭的距离来录取,完全无需找关系、走后门。上婴幼儿园也不需要任何成本。”
阿丽在伦敦当了半年的全职母亲,但凡婴幼儿园有活动,她都主动参与。她也借机对英国婴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番考察。
课堂直击感觉好乱
阿丽儿子所在的婴幼儿园有开放日,天天邀请一位孩子的爸爸妈妈走进课堂观摩。有一天轮到了阿丽被邀请去听课。早上,阿丽送孩子到校,看到老师早已在门口迎接。
走进课室后,她感觉课堂非常乱。教室里的空间被分成了几部分,分别是写字、画画和玩玩具的地区。孩子一进教室,就坐在各自有兴趣的地区开始玩了。全班有20多个孩子,有3名老师。
大约一个小时后,老师会让孩子们集中,听老师讲约10~20分钟。这个时候孩子要坐下来,不需要坐得一本正经,但不可以打扰其他人。
老师讲完后,孩子们又各自开始玩了。其间,老师会轮流看看孩子从事的活动,鼓励一下孩子。
半天的上学时间,集中教学的时间低于两次,每次都是10到20分钟。放学后,婴幼儿园不会布置任何家庭作业。
让3岁孩子“玩”剪刀
还有一次,阿丽送孩子到婴幼儿园后惊呆了。一进教室发现,孩子们都能熟练地剪纸。教室里摆设着至少有30把剪刀。下课后,所有些学生都把剪刀放到一个盒子里。
“在家,我是绝对不会让3岁半的孩子碰剪刀的。所以孩子根本不会剪纸。”阿丽说。
但上了几个月婴幼儿园后,阿丽发现,孩子也能熟练地剪纸了。就此,阿丽也问了婴幼儿园老师一个问题:万一孩子拿剪刀插到自己了如何解决?老师回答说:“你的担忧是多余的。”
除去在教室里玩耍以外,阿丽的孩子还要与英国小朋友一样,外出上森林学校。有点像野外存活。4岁的孩子去森林里上课,是没父母陪同的,完全由老师携带。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在森林里宿营。据了解,英国颁布了规定,孩子13岁之前要掌握50项技能。其中就包含爬树、在野外的河里游泳等。
免费培训怎么样与孩子交流
阿丽说,婴幼儿园每周二下午都会举办一场公益活动:教父母怎么样与孩子相处。由父母携带孩子来学校参加。
阿丽参加完如此的活动后感触非常深,她说,“老师不是讲怎么样与学生相处的理论,而是通过一些活动叫你来感受。譬如吃完饭后怎么样与孩子玩。”老师让父母拿出一袋玩具,玩什么、如何玩,以什么方法玩,都是孩子说了算,父母只能服从。当你和孩子在一块时,你要完全关注孩子的感受。”
过一段时间,老师会把孩子带走,让妈妈们单独相处。老师告诉母亲们,爸爸妈妈也应有自己单独的时间。这个时候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,可以和朋友交流。
“就像上课一样,如何与孩子交流也形成了一门课程。婴幼儿园到小学阶段都可以参与这门课程。”
阿丽说,其实不少爸爸妈妈不了解怎么样与孩子交流。“只须孩子的需要是适当的,只须没超越客观的条件,就都要满足。不可以说,我怎么说就是什么,需要要听我的。”
学前班教室布置得非常温馨
阿贞曾在广州媒体工作过,后来她考上英国剑桥大学,也将4岁多的女儿带到了英国读学前班。
阿贞说,英国在孩子过完4岁过生日的9月份可以上小学,最开始是学前班,然后是小学一年级、小学二年级等。女儿今年十月才到英国,9月学校已经开学。她正式上学前两天,学校先由一位副校长在下午3点半左右(其他孩子已经放学,老师还在班级时)带她和母亲参观了她的教室。
她的第一印象是教室布置得非常温馨,看着非常吸引人,有过家家的地区,做手工的地方,桌上还有从恐龙到小刺猬等各种动物模型,有喝水的地方和厕所。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有一个我们的小抽屉,专门放我们的书包(是真的bookbag,里面只装从学校带回家的故事书和作业),教室外每一个孩子有一个挂钩,挂自己装衣服的包。
“老师非常友好,其中一位英国老师还试着和女儿说中文,夸她带去的熊猫玩具好可爱。” 阿贞说。
阿贞说,女儿学校距离家走路15分钟左右,在剑桥西面,是公立学校,对所有孩子都不收学费。她所在的年级有两个班级,分别是学前班J 和 C,每一个班大概20多个孩子,有各自的教室,但听孩子说,平常两个班级的孩子户外活动都一块玩,吃午饭时也一块在饭店吃。 女儿所在班有一个主要负责的老师,另外还有大概三名老师一块照看孩子。
让老师像家人和朋友
阿贞说,听孩子说,早上去了婴幼儿园先自己随意玩,可以玩电脑,或者玩具,或者做手工,画画,然后老师会请大伙一块坐在地毯上,开始上课。教室里虽然有几张桌子,但每一个孩子都没固定的座位,平常画画或做手工,玩玩具,都是自己选地方坐。上课的时候不坐在桌子上,而是大伙一块坐在地毯上,围在老师身边。
“我感觉孩子和老师更像是一块聊天,而不像在上课。老师问大伙今天过得如何,有哪些让自己快乐的和不快乐的,不少孩子们都想说。”
阿贞说,“后来老师感觉时间不够,看还有好几个孩子举手,就对孩子们说,目前剩下的时间不够每一个人都说了,我去拿个笔筒来,里面有大伙的名字,我抽到哪个的名字就请哪个说怎么样,由于我感觉如此比较公平。后来我没看完,但我感觉氛围是非常轻松的,大伙像家人和朋友。”
听女儿说,天天都有几次户外活动的时间,即便天气不好、下雨,老师也让孩子们去教室外活动,听女儿说,户外活动就是大伙一块乱跑乱跳、聊天。学校需要每一个孩子都筹备一双雨鞋用来户外活动时穿,不少孩子的雨鞋上都沾着泥。每周三女儿的班级上体育课,这个体育课是folk dance——大伙一块跳英国的民间舞蹈。
阿贞说,学校每天8时45分开门,父母可以陪孩子进到教室,帮他们放手书包,选午餐,每一个孩子有个我们的名字贴条,孩子们天天早上可以把我们的名字贴在自己想吃的午餐上,午餐天天有热的和冷的两种,热的又有两种,一种有肉或鱼的,一种是素食的,都配甜点;冷的是三明治,有鸡蛋,火腿等四种,女儿天天早上都非常喜欢自己选午餐,然后把我们的名字贴在相应的午餐栏里。
专家:让“玩”培养创造力
记者还认识一位母亲,为了让6岁的孩子能到美国读小学,专门申请了一个硕士学位边念书边带孩子。
愈加多的孩子留学生出现也引发了大家的争议。广州民张女性称,海外的教育理念尽管先进,但孩子太小出国能否适应其实非常值得研究,留学并非越早越好。尤其是,假如母亲不在孩子身边,对孩子成长一定会有影响。
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冯增俊教授称,西方的中小学教育都是以玩为主, “没玩就没教育”。在玩中学习,这是最高境界的玩,也是最高境界的学习。如此的玩会增加学生的兴趣,是很有特殊意义的玩。虽然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、玩得非常投入,但玩是有主题的,不是乱玩。
但大家刚好相反,小学、初中和高中正经坐在课室里去学习,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松下来了。
冯教授说,中国人的模仿能力非常厉害,但创造力不可以,非常大一个缘由是教育导致的。幼年时期,中国人念书讲究模仿,讲究定义。英美等西方国家,在婴幼儿阶段,是让孩子玩,让孩子依据我们的材料去组织我们的东西,自己决定和下决策,这种玩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萌芽。
“大家有没可能和条件办一所以玩为主的中小学呢?”对于这个问题,冯教授说,从现在的状况来看,不太可能。中国的一些校长、老师、父母都是比较功利的。他们就是期望可以立刻出成就、成绩。“父母这一票总是通不过,这是一个大问题。